由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何萬貫教授作為是次計劃的研究員,帶領研究隊伍,研究有關以自學遊戲及課堂教學的電子學習,能否提高有讀寫困難問題學生之閱讀和寫作水平。
對電子學習於讀寫障礙的研究 何萬貫
讀寫障礙的特點:
讀寫障礙是一種語文學習能力的障礙、影響閱讀、拼字或熟悉的學習過程。這些影響可以單一出現或同時出現。有讀寫障礙的同學通常在閱讀速度、記憶、聽力、視力、口語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,因而在閱讀、寫作上會遇到困難。其特點為:
本研究計劃以遊戲和語文練習為手段,藉此提高有讀寫困難問題學生之閱讀和寫作水平。主要目的和有關電子版教材,詳情如下:
研究目的:
1) 提高讀寫能力稍遜或有讀寫困難學生的語文能力;
(a)閱讀方面
利用電子教材,指導學生掌握字詞的形音義,並能正確地理解篇章內容。同時,在老師的指導下,利用電腦的輔助,提高學生閱讀之流暢度。
(b)寫作方面
利用電子教材,促進學生默寫字詞和擴句能力。
(c)字詞基礎能力
在電子平台上,通過遊戲,學生可以對字詞的形音義有所認識。
2) 增強讀寫能力稍遜或有讀寫困難學生的自信心;
3) 幫助學生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。
訓練計劃:(「星願思語‧教室」到校支援服務)
讀寫訓練及研究內容:
1) 閱讀(簡短文章)
2) 寫作(例如:增加句子的長度)
3) 字詞基礎(部件、組詞)
研究方法:
1)蒐集數據
(a) 在實驗前和實驗後,13位學生參加中文讀寫能力測驗。
(b) 與參加實驗的學生逐一面談,了解他們的意見和感受。
(c) 參與實驗研究的老師填寫問卷(包括面談)。
2)數據統計分析
(a) 採用 SPSS 系統分析數據。
(b) 採用Multivariate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,Paired t-test 及 Sign Test 統計數據。
3)評分方法
(a) 讀寫能力測驗共有4個測驗卷。
(b) 實驗前和實驗後的測驗卷,由參與實驗研究的中文老師參考教育局出版的「香港中學生中文讀寫能力測驗」制定的評分標準評分。
4)教學方法
(a) 參加實驗的老師進行充分的研究、商討,決定本計劃的教材內容和教法。
(b) 老師採用本研究計劃所設計的教材,按照指定教法指導學生學習中文。
(c) 對參加實驗的學生展開教學,老師給予個別學生適當的指導。
(d) 參加實驗的學生均在課餘時間接受學校中文老師輔導。
(e) 在教學、培訓期間,學生通過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所設計的《星願小王子》互動語文學習遊戲,學習有關語文知識。
5)語文遊戲特點
(a) 教育性與娛樂性相結合:學生可通過遊戲學習語文知識。
(b) 富趣味性:有趣的角色扮演手法,細緻的場景動畫,引人入勝。
(a) 互動性:遊戲不但內容多樣化,而且設有成績記錄系統,讓學生互動地遊戲和學習。
研究局限:
(a) 研究對象不是用隨機取樣方法選取。參加實驗的學生人數比較少。
(b) 實驗時間比較短。
(c) 個別讀寫能力稍遜或有讀寫困難的學生採用傳統的方法學習,因沒獲得及時輔導,以致在學習過程中進步不夠明顯。
電子學習建置與實施成效研究流程
研究結果:
經過一段時間後,參加實驗的學生的讀寫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。情況如下:
研究報告:
這次「星願思語‧教室」到校支援服務的重點是支援學習語文有困難的學生,另外亦特別研究他們在做語文遊戲和培訓前後語文能力的變化情況。研究的結果,對這些學生今後如何進一步提高語文能力會有所幫助,同時可供語文老師教學時參考。